当前位置: 首页->人大刊物->公报->公报1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黄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来源:      时间: 2018-11-21

  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预算

  审查委员会关于黄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2008年2月26日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4次会议通过)

  

  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邱善希

 

  大会主席团:

  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黄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本次会议期间,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并结合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黄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2007年,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在市委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扎实工作,经过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00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67亿元,增长16.3%,超计划4.8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9亿元,增长30.3%,超计划12.3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4.97亿元,增长18%,超计划5 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完成4.9亿美元,增长22.9%,超计划10.9 个百分点;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3万人,超计划0.8 万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1元,增长17.7%,超计划8.7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42元,增长17.6%,超计划11.6 个百分点。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超额完成。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事业继续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存度过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弃耕抛荒问题比较严重,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资源能源消耗较大,水体污染仍然严重,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文化体育场馆规划建设明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不够等。对此,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指导思想明确,主要计划预期目标符合我市实际,提出的工作措施积极可行。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关于黄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黄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赞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为顺利完成200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代表的审议意见,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发展资源延伸加工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跨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继续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将招商引资与我市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创新,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建立务工增收、创业增收、减负增收、扶贫增收等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和“三改一建”、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建设,并通过政府投入和政策引导,吸纳社会投资,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3、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要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促进我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快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完善节能减排监管网络。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和现代科技成果,依法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淘汰“五小”落后产能,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要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黄石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转变职能,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尽可能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对城市困难群体就业的扶持力度。切实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完善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促进平安、和谐黄石建设。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