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大刊物->公报->公报1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黄石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来源:      时间: 2018-11-21

  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黄石市2007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2008年2月26日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4次会议通过)

 

  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邱善希

  大会主席团:

  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黄石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08年市级预算草案。2008年2月26日,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的意见,对黄石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市人民政府报告的2007年预算执行结果: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14702万元,占调整预算(以下简称预算)500000万元的102.9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7136万元,占预算185000万元的106.56%;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384376万元,占预算315218万元的122%。 

  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13205万元,占预算294340万元的106.41%,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383万元,占预算71353万元的100.04%,比上年增长25.61%。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7594万元,占预算111765万元的105.22%,比上年增长25.13%;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9233万元,占预算95530万元的124.81%,比上年增长51.37%;基金支出完成119233万元,基金收支相抵,基金预算当年平衡。按现行财政体制算帐,市本级可用财力为117791万元,与支出相抵,当年结余197万元。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07年,全市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财政预算的决议,深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大力开展增收节支,使我市的财政收入总规模突破了50亿元,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保障机关正常运转和维护全市社会稳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也要看到财政预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财源结构不优,后劲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对财政预算的影响较大,给财政收支平衡带来较大的压力;政府社会保障债务和其他债务负担不断加大,财政运行中的风险依然较大;对“三农”、教育、科技、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减排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等。建议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08年预算草案为:全市财政收入安排5919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2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市本级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82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按新收入口径计算,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76326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5%;市级基金收入安排136970万元(含土地出让总收入和社保基金),比上年增长14.88%。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30031万元,比上年增长10.58%;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369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8%。按现行财政体制算帐,2008年市本级可用财力为130151万元,与支出相抵,一般预算当年结余120万元;基金收入136970万元,基金支出136970万元,收支相抵,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08年预算安排体现了中央、省委和市委确定的方针政策,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保障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和重点支出需要的原则,对市直各部门的预算安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确保了基本公共支出的需要,预算草案可行。同时,建议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分析各种减收增支的不利因素,认真研究中央中部地区“两比照”的政策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对我市财政收支的影响,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08年市本级预算草案,批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黄石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赞成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为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更好地完成2008年财政预算,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提出以下意见与建议:

  1、充分发挥财税部门的职能作用,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充分运用财税调节手段,进一步整合财政资源,大力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及黄金山工业新区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节能环保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力度,保证各项法定支出和重点公共建设项目支出的需要,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坚持依法治税,强化财政收入征管。要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提高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加大对非税收入监管力度,确保全市财政收入任务顺利完成。

  3、继续深化财政改革,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市对区级财政体制,逐步扩大市对下的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增强基层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和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及灾害救助的财政应急保障能力。

  4、严格预算管理,强化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要强化增收节支,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对政府专项资金的监管,加大对政府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着力推行效益审计,保证政府投资项目按时高效地实施。继续推进财政政务公开,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透明度,加强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