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石市2008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来源: 时间: 2018-11-21
关于黄石市2008年度
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2009年1月22日在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黄石市审计局局长 刘文水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0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予审议。
一、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审计局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黄石市2007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通过了对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切实采取措施,抓好各项整改工作;完善综合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预算管理的长效机制。并将处理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市政府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及时作出了部署和安排。并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责成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切实措施,按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整改落实到位,对屡查屡犯的问题,要从体制和制度上分析原因并加以完善,从源头上防止问题的发生。对审计部门反映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作过多次具体批示。
市审计局按照市人大和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检查和督办工作。一是将审计决定落实率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业务部门考核目标,强化科室督促整改责任;二是完善了两级整改督办制度,其中,一级整改督办工作由负责实施审计的审计组完成;二级整改由局审计回访组完成;通过二级整改督办,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2008年累计对24家单位进行了审计回访,回访面达43%。三是将审计查出的重大问题以审计情况反映的方式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告,以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四是与检察院、公安局、市纪委监察局等相关部门就审计查出的案件线索移交问题建立了协作机制,以加强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
市人大对整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市人大财经委和市人大常委会预工委领导对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重点单位大冶市、阳新县、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排渍公司等6家单位进行了跟踪督促落实。对审计整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认真加以整改。并吸取教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加强管理,以做到防微杜渐,累计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26项。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审计机关移送的线索,查处案件3起,有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市本级2007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市财政局应作未作预算收入15937万元问题,已对其中的城市住房基金、单位住房基金和市房改资金管理中心资金增值收益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其他收入已缴入国库。
二是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执行中留有余地问题,已按照市政府关于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有关意见,从2009年起财政重点支出项目与单位预算编制相同步,按照细化预算的要求,对项目支出进行分解,重点支出项目与单位预算一起报人大审查。
三是预备费安排使用不符合实际和不规范问题,将通过规范预算编制,提高预算供给水平及逐步增加预备费等措施来解决。并提出了“健全财政管理的制度法规,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加强对项目支出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创新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等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政制度的三项措施。
四是对账务处理不规范资金300万问题,已作调账处理。
五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延伸调查发现的问题,市财政局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管理。2008年组织5个工作专班,30多名工作人员,对各单位资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资产过户工作正在进行,截止2008年12月,市直193家单位,已完成资产办证过户的单位113家,剩余80家尚未过户。为加强经营性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置的管理,市财政局聘请了律师,招标了评估机构和拍卖行,建立了交易平台,资产交易过程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促进了国有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二)地税系统欠税清缴问题整改情况
市地税局对欠税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积极进行整改。2008年征缴入库2682万元,尚有欠税1327万元,其中:大冶特钢改制前(2005年前)欠税586万元;冶钢集团公司改制前(2005年前)欠税741万元。
(三)市社会保障部门对市本级社保基金征缴欠费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基本养老基金缺口大,支撑能力弱的问题整改情况。市劳动社会保障局主要采取了加强扩面征缴、加强对缴费单位缴费基数的核定和加大对欠费征缴力度等措施,促进基金收入的增长,提高基金保障能力。
二是社保基金欠费问题整改情况。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欠费问题十分重视,在2008年7至9月与市地方税务局、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一次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11月至12月又结合全省加强社保基金征缴的大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对欠费情况的征缴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累计清理欠费422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3456万元,失业保险268万元,医疗保险235万元,工伤保险185万元,生育保险76万元。
(四)市排渍公司对湖北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虚报设备追回问题
审计部门查明问题以后,市排渍公司立即与设备采购单位湖北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交涉,对设备采购情况进行了账目和现场对照核查,并在我局调查组的带领下,分别在4月、6月两次赴湖北国贸,要求将未采购设备的资金及时返还。至回访时止,已收回设备结余款430万元,其余23万元用于设备采购和新增工程量的冲抵。
(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审计查明问题的整改情况
大冶市财政部门滞留欠拨省财政安排的免除学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199万问题,大冶市财政局已于2008年3月将资金拨付到位。将省财政下拨的免除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用于非公用经费支出问题,已通过增加单位公用经费拨款方式进行纠正。
大冶市学校乱收费问题及校舍维修改造管理不规范问题的整改情况。对学校乱收费问题,大冶市教育局非常重视,召集6所学校校长开会,要求严格纪律,全面自查,制订方案,组织清退。并会同物价、财政部门加强了对2008年秋季收费监管。对校舍维修管理不规范问题,2007年项目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2008年校舍维修项目严格按“七统一”和“四制”的规定执行。
阳新县财政局滞留教育专项资金问题。其中,滞留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608万元,已于2008年10月底全部拨出,用于解决城区中小学问题。中央财政基础教育专项资金179万元免除学杂费和补助资金已于2008年全部拨付到位。
阳新县部分学校违规收费,一些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管理不规范问题。阳新县教育局于2008年8月组织专班,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对县教育局及所属单位、县有关学区、有关学校违规收费问题,逐项进行了清理核实,已责令停止各项乱收费行为。对辅导教材发放不规范问题,县教育局作出规定,统一由一个口子发放,其他单位和人员不准进入校园。针对部分学校超范围使用公用经费问题,制定出台了《阳新县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和《阳新县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公用经费使用范围、开支标准、管理办法及纪律要求。对以前发生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并对相关学校违反政策规定将学校公用经费用于发放个人补助问题进行了处理。对学校挤占、挪用校舍维修资金问题,县教育局于9月份组织专人对全县进行了摸底,对未报批的项目进行了评估和调整,对存在的问题,已责令其按审计要求整改,切实保证专款专用。同时,县教育局制定了《阳新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阳新县中小学固定资金管理办法》,以加强和完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并自2008年起,全县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列入政府的基建投资计划,统一纳入农村中小学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和统一招投标管理。
(六)大冶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
自筹资金不到位问题,主要是由于部分农发政策不切合实际,难以执行(涉及农民投工投劳及自筹资金问题)。
西山畈项目未批复先施工问题,审计发现问题后,大冶市农发办已规范项目审批和开工程序。部分项目管理不规范、未实行招投标制度问题,审计查明的均是2005年发生的问题,自2006年开始,已全部由黄石市统一招投标。
(七)冰雪灾害资金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大冶市冰雪灾害资金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一是农业恢复重建资金350万元、林业救灾资金60万元未拨付问题。审计发现问题后,大冶市及时进行了整改,在我局9月份对冰雪资金的跟踪审计时,以上资金均已拨出,无滞留情况。对部分乡镇违反“一卡通”的发放规定,以现金方式发放救灾资金问题,大冶市民政局及时纠正了发放现金的行为,督促严格执行“一卡通”发放制度。同时,加强了对乡镇执行情况的督办检查。但纠正后的问题是:一些残疾人员、智障人员不知道怎样用卡,偏远地区的农民取钱不方便。
阳新县冰雪灾害倒房恢复重建资金565.7万元拨付不及时及截留挪用等问题整改情况。审计查明问题后,阳新县财政局已及时将滞拨的资金全部拨付到位。木港镇民政办挪用资金9010元已调账归还。县公路局挪用救灾资金5万元问题,已进行了账务调整,设专户专账,规范了管理。阳新县港航管理所截留救灾资金7000元问题,已调整有关会计科目,倒回资金,并按规定使用。白沙镇民政办救灾资金发放管理不规范问题,已在2008年4至5月将存放的资金全部发放到灾民手中。白沙镇民政办结余救灾资金存放在活期存折及民政办主任存放现金0.5万问题,在审计局进行的跟踪审计时均已发放到农民手中。
(八)数字电视平移工程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300万元专项贷款贴息资金未及时下拨网络公司用于偿还广电中心基建欠款问题。数字平移工程的实施部门是市广电局,网络公司是广电局内部具体承担单位,市广电局在偿还了大楼基建款的同时,相应压缩了网络公司的贷款规模。
二是特困群体数字电视基本视维费补贴政策未落实问题。2006年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特困户数字电视视维费补贴的通知》规定,全市特困户和低保户第一台数字电视终端每月补贴12元,但该项政策并未落实到位,原因是应由政府另拿资金,实行收、补分离。至审计回访时,该项政策已落实到位,全市特困户和低保户已全部拿到相应数额的补贴。
三是关于机顶盒销售价格偏高问题。审计提出问题后,广电局及时进行了整改,通过降低机顶盒的采购成本来降低机顶盒售价。目前基本型进价为每台256元,售价为300元;加强型进价为每台305元,售价为378元,比原价510元降低132元。
四是关于部分设备和工程项目等招标程序不够规范问题。审计提出问题后,广电局及时进行纠正,目前该局对凡能进行招标采购的设备全部进行了招标,对特殊设备或专用设备以邀标或议标的方式采购,扩大了采购范围。并作出规定,对高于2万元的网络建设项目纳入全市公开招标。
(九)农村安全饮水资金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
大冶市:一是配套资金问题,2007年应配套102万元,落实40万元。2008年度大冶财政已安排配套资金60万元,欠拨的配套资金已安排拨付。二是农民自筹资金未纳入专户管理问题,确实存在客观实际困难,农民不愿意将资金存入专户,只愿自己亲自购买材料。三是招投标不规范问题,从2008年起,凡符合条件的工程,均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
阳新县:一是财政局滞拨农村安全饮水专项资金842.5万元问题整改情况。审计查出问题后,阳新县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管理办公室已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工程进度,安排在调拨招标采购管材时,将滞拨的项目资金全部拨付到位。二是关于挪用省级配套资金88.8万元问题,阳新县财政局已于2008年10月拨付项目经费68.8万元,累计到位的县级资金88.8万元。
总体来看,由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市人大的高度关注和现场跟踪督办,2008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良好。
抓好整改,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三个步骤之一。忽视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会不了了之,审计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建议市人大继续关心和支持审计工作,从制度建设上对审计整改工作给予重点关注,适时对审计整改报告制度方面作出决定,促进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使审计部门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和维护民生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关新闻: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