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大刊物->黄石人大->2009年第三期

(调研与思考)愿江河安澜

来源:      时间: 2018-11-21

愿 江 河 安 澜

——关于检查防洪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市人大农村委员会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今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执行防洪法情况进行了检查。

一、我市贯彻实施防洪法的总体情况与成效

我市是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境内长江干堤58.3公里,水库266座,大小河港408条,湖泊258处,各类工业尾矿库153座,地质灾害隐患点200多个。从检查的情况看,防洪法贯彻执行工作有新的进展,法律实施总体情况是好的。

(一)深化防洪法学习宣传,增强依法防洪意识。

将防洪法作为全市普法教育重要内容,通过普法教育、举办培训班、制作电视广播专题节目、开展专题知识竞赛、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了防洪法宣传力度,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社会依法治水、依法防洪的法律意识。

(二)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

一是加固长江干堤。市区江堤达到国家一级堤防标准,阳新海口江堤、富池江堤分别达到国家二、三级堤防标准,险工险段得到彻底整治,堤容堤貌大为改观,防汛抗洪能力显著增强。二是更新改造固定泵站。近年来,投资1.2亿元,实施大冶湖、海口湖、富池泵站更新改造项目,新建了明港、幸福、牧羊湖等小型泵站工程,其中大冶湖泵站被省水利厅评为三星级达标泵站,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三是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胜阳港、中窑湾等城市排洪港进行了全面整治,道仕袱至冶钢东门段排洪港正在建设。大冶市完成集堤、闸、场、廊等为一体的北堤城市防洪基础设施建设。阳新县富河下游一期防洪灭螺治理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二期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四是对内河堤防与小流域分步进行综合治理。对洋港河等内河堤防进行了水毁修复与整治,对王子山等小流域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大冶市对铁金港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和堤岸护坡建设,关停上游小选矿厂,对流域进行生态修复。

(三)加大病险水库和工业尾矿库的除险加固力度,确保安全运行。

一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本次检查发现,自2007年以来纳入国家除险加固建设规划的工程进展顺利,其中杨桥、姜桥、眠羊地、罗北口等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中央投资90%以上,董家口、小洪余、朱山等水库完成60%,其他水库已完成安全鉴定、地质勘探、初步设计的编制和上报等前期工作,待国家资金到位后即可开工。

二是工业尾矿库隐患整改力度加大为确保主汛期安全度汛,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市水患矿山及尾矿库安全度汛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尾矿库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整治职责,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实行责任到人,促进了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尾矿库较多、整治任务较重的大冶市先后组织召开尾矿库专项整治会2次,关闭非法小选厂300多家,取缔非法小尾矿库11家。

(四)加强防洪基础性工作,健全防洪体系建设。

一是依法落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和责任制。对重点水库、堤防、泵站、涵闸及工业尾矿库的防汛行政、技术、安全监督等责任人逐一落实,并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编制防洪规划。确定城市防护对象、治理目标任务、防洪措施,有的已经批准实施。三是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坚持汛前安全检查,充实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确保我市江河、湖库、尾矿库和城市的安全度汛。四是建立信息化防汛指挥系统。初步建成了全市水利广域网和沿江光纤通信网,实现了大冶市、阳新县防汛指挥部与市防汛指挥部的有效链接,以及异地视频会商和险情视频监控,为防汛抗洪应急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防洪法的实施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检查组认为,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并就此提出整改建议:

(一)忧患意识不强,依法防洪有待加强。

由于1998年之后十年无大汛,加上长江堤防加固、三峡水库建成蓄水调洪等原因,少数单位和部分同志的防汛抗洪意识淡薄,自觉防洪的观念有待提高。存在着部分防洪规划用地被侵占、湖河堤坡被垦植、行洪河道被填埋和在排涝沟渠上乱搭乱建等现象。随意乱倒垃圾,造成水体污染;乱填湖汊,减少湖容;乱挖河砂,破坏河床;乱建房屋,阻碍行洪;乱建小矿山小选厂,淤塞水库河港、污染水源;乱炸山采石,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等“六乱”现象比较突出。

检查组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防洪法的宣传力度。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洪意识,深化对贯彻实施防洪法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克服各种麻痹侥幸思想,立足防大汛、排大涝、抗大灾不动摇,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队伍水平。稳定基层水管单位队伍,对重点区域的水管单位,要落实机构,实行责任制管理。三是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依照法律规定,对随意填占排水河港、非法阻水拦坝、乱向河港倾倒垃圾等“六乱”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查处,确保河道畅通和防洪安全。

(二)小型水库隐患较多,除险保安力度有待加强。

全市258座小型水库,大部分没有专门管理机构,相当一部分也没有专人管理。其中三类病险小水库有110座,绝大部分小型水库道路不畅,防汛通讯条件差。另外,我市河流、湖泊众多,但堤防标准低于10年一遇,加上河道淤塞严重,遇上洪水,冲毁湖堤、河岸、农田、房屋现象时有发生。

检查组建议:一是要突出抓好小型水库除险保安工作。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争取国家及省级项目资金的支持,制定除险计划,主动申报项目,力争在二、三年内将全市三类病库普遍加固一次。进一步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工作责任和措施,进一步明确防汛责任人就是除险保安责任人,从安全监测、计划编制、项目申报到工程实施,全程落实行政和技术责任人。二是要有序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内河堤防等防洪工程综合整治,明确工程建设主体,制定实施方案,提出防洪保安标准,逐步治理,逐年推进。强化防洪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抓好防洪工程项目质量、资金监管,确保各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三是要全面落实防洪保安措施。全面落实防洪保安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夯实防洪保安的工作基础。修订完善防汛抗洪的应急预案,针对历年防汛抗洪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做好充分准备,强化防洪保安的物质基础。

(三)工业尾矿库安全运转系数低,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通过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我市省市挂牌督办的重点危险源都已开始整改,安全隐患基本得到消除。但从总体来看,工业尾矿库安全运转系数仍然较低。全市153座尾矿库,有120座尾矿库存在安全隐患,其中病库70座、险库33座、危库11座,已闭库3座,停建库2座,正在建设4座,正常库只有33座,合格率只有20%左右;崩岸、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防御任务艰巨。

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切实把工业尾矿库的除险保安和安全监管拿在手中,落实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加大隐患整改和监控工作力度。对已闭库和无业主的,要实行属地管理,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管护;对经安全评价确定为危库或出现严重险情威胁尾矿库安全的,要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对确定为险库的,要责令其限期消除险情;对确定为病库的,要督促其限期按正常库标准进行整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