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世纪行)“两湖”治理和保护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来源: 时间: 2018-11-21
“两湖”治理和保护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城环委办
磁湖、青山湖位于市区中心,被市民喻为黄石的双眼,既为我市提供了蓄洪防涝、保护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天然水库,也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观光、休闲和宜居环境。但从七十年代中后期起,“两湖”水质开始受到污染,而且事态逐渐严重,“两湖”保护问题一直都倍受市民的热切关注。6月上旬,我们随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对“两湖”的保护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认为我市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两湖”的治理和保护力度。
一、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对“两湖”保护的力度也逐渐加大,市政府先后投资10多亿元用于“两湖”的治理。开凿了“两湖”连通港,扩大了“两湖”汇合水面积;修建了青山湖广场和一号湖沿湖观光栈桥,消除了该处乱搭乱盖和围湖种菜的现象;进行了环磁湖整治和绿化,沿湖建设的“二园一带”绿化景观工程正在施工,预计下半年向市民开放;磁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经建设完工,正在投入试运行,“两湖”最后的6个排污口现已截流了3个,另外3个正在施工建设,今年将实现“两湖”排污完全截流。这些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两湖”水质的污染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沿岸绿化景观带也在逐渐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市政府在“两湖”的保护和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两湖”的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依然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代表反映多年的青山湖保护管理体制不明确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目前,磁湖的管理体制相对明确,而青山湖的保护和管理还是由多个部门单位共同负责,“谁都有责任,谁也管不来,谁也不愿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变,特别是自从青山湖公园划归湖北师院后,青山湖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2、“两湖”治理保护规划依然不到位。从规划部门了解到,这几年,我市主要是按片制定“两湖”规划,虽然磁湖东北片、南北片、西岸都制定了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规划,青山湖制定了综合治理规划,青山湖二号湖制定了城市设计规划,但依然不够完善,还缺乏一个符合“两湖”功能定位和城市布局要求的总体规划,也没有出台一个完整、有效的“两湖”保护办法,“两湖”保护仍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强有力的保护措施。
3、目前,“两湖”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两湖”周边还存在较多的乱搭乱建现象。开发区桂林南路李家坊高架桥旁的磁湖边种植着成片的菜地,建有二家养猪场,饲养了近百头牲猪,粪水直接排入湖中;磁湖孙家湾段、青山湖谭家桥段成片的饮食店铺和摊点,餐饮等生活垃圾成堆,很多更是直接向湖里倾倒。二是人工养鱼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许多市民反映,原南湖渔场改组改制为磁湖维护保洁有限公司和磁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后,仍然依靠“两湖”养殖来维持公司生存,投放饲料化肥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承包给个人的一些围栏围堰养殖,更是直接向湖中投放猪粪等肥料喂养,湖水基本呈暗绿色,一些湖面上漂浮着猪粪和白色泡沫,气味难闻。三是湖床淤塞严重,杂草、芦苇丛生。特别是青山湖,由于湖床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就会有部分湖床露出水面,且杂草、芦苇丛生问题十分严重,大片湖床成为沼泽地,尤其是1号湖靠近公园路的一大片沼泽地,芦苇近2米高,密密麻麻,而且有扩大疯长的趋势,严重破坏了青山湖的景观效果。
三、几点建议
1、依法制定完善“两湖”治理保护规划。2003年,市政府将“两湖”功能确定为“观光游览、防洪调蓄、生态调节、水上运动”。要按照这个定位尽快修订“两湖”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对不符合“两湖”功能定位和规划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从源头上防止对湖泊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2、尽快出台“两湖”保护和管理办法,理顺青山湖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主体。要制定一个完善的保护和管理办法,确定“两湖”保护的“警戒线”,依法对“两湖”进行管理和保护,确保“两湖”不因人为活动而增加污染和缩小面积。要进一步理顺青山湖的管理体制,确定一个部门主管,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并明确各自的管理责任,实行统一管理。
3、进一步加大“两湖”的治理力度。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两湖”保护决议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拆除湖边的养猪场和违法建筑,取缔岸边夜市和摊点,禁止湖边种菜行为,启动清淤工程,改“两湖”经济养殖为生态养殖。同时,加快“两湖”截污工程建设,尽早实现“应截尽截、应收尽收”,彻底改善“两湖”水质。
相关新闻: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