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纵横)关于打造东方山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的几点思考
来源: 时间: 2018-11-21
关于打造东方山佛教文化旅游
胜地的几点思考
陈家宏
东方山是我市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也是我市发展旅游业的一张名片。一直以来,全市上下都极为关注东方山的旅游开发。今年初,市委作出了将东方山作为黄石旅游经济“引爆点”来谋划的决策,并成立东方山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市人大常委会也高度关注东方山旅游的发展,把在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的《关于将东方山风景区打造为中部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的议案》作为重点议案进行督办,组织了专题调研,积极为开发东方山佛教文化旅游建言献策。为了能将东方山景区打造成中部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特提出如下七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发展东方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意义
我市把大力发展东方山景区作为黄石旅游开发的突破口,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一项决策。黄石的红色文化旅游和矿冶文化旅游虽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出影响力,相比而言,打造和推介我市东方山的佛教文化最有可能成为全国的旅游品牌,佛教文化在社会上有深厚的基础,而且,东方山具有历史悠久、区位优越、初具规模,其主持正慈法师在全国佛教界影响日深等优势。发展东方山佛教文化旅游对我市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打造城市品牌;二是有利于提升城市人气,带动旅游观光业发展;三是有利于丰富和满足城市居民文化、休闲、观光需要;四是有利于扩大就业;五是有利于弘扬佛教文化。为此,各部门应统一认识,形成整体合力,努力把东方山景区打造成中部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胜地。
二、明确东方山景区的发展定位
从现实情况来看,对东方山景区的定位必须是“突出佛教文化的主体地位,兼顾矿冶文化和休闲观光”。确立佛教文化的主体地位在当前就要以弘化禅寺为轴心,全力打造佛教药师佛的道场“东方世界”,大力宣传“东方世界”所定位的“福”文化,宣扬“福至心灵东方山”,力求得到佛教界的承认,得到广大香客的认可,从而形成“以影响带香客,以香客带名气,以名气带游客”的良好局面。同时,配套开发矿山公园和熊家境农家乐等旅游资源,深度挖掘矿冶文化,围绕矿山公园,建设能展示黄石三千年矿冶开采史、独具特色的黄石矿冶博物馆,收集、展示、体现黄石汇集全国的矿产品;大力开发农家田园风光,保护生态植被,营造风景林,建设矿产品、佛教文化用品观赏、购买商贸场所,整体打造休闲度假区,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三、确定东方山景区的范围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树立“大东方山景区”的理念,不能局限于现有东方山景区的开发,要把整个东方山及周边纳入规划建设范畴。国家矿山公园和熊家境农家乐等旅游景观应在东方山范围之内。我市的矿冶文化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矿山公园里现已具有日出东方、冶矿峡谷、矿业博览、石海绿洲、井下探幽等多个景点,熊家境村及其四周树茂林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现有熊家境农家乐和园门水库等景观,这些都给展示矿冶文化和开发休闲观光带来了先天的优势。把矿山公园和熊家境农家乐等旅游资源整合并入东方山景区统一规划开发,有利于佛教文化、矿冶文化和休闲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矿冶文化的影响,并将我市的矿冶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打破行政区与风景区之间的局限性,按照“大东方山景区”的规划要求,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把整个东方山规划为佛教文化旅游区,把铁山矿山公园及周边规划为矿冶文化游览区,把东方山脚下南部、东部地区规划为生态农家乐观光区、休闲娱乐度假区。因此,要把东方山山下自铁路以北及矿山公园周边地区划入东方山景区管理范围,作为景区的配套地区来发展。积极处理好下陆区、铁山区、大冶铁矿、弘化禅寺四者的关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整体规划,统一开发,有序建设。
四、关于东方山景区的规划问题
1、规划目标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以东方山弘化禅寺为中心,把东方山主体景区规划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胜地;二是大力发展田园风光和休闲娱乐,把东方山西部、南部景区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光休闲度假区;三是保护和再造生态植被,把东方山景区建设成为黄石原生态城市公共风景森林公园;四是在大力开发景区的同时,加快景区周边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形成“城中有景、景外有城”的独特格局,从而把东方山景区打造成为风景区和城市居住区相融合、相协调的宜住示范区。
2、确立六项规划原则:一是对景区范围总体设计、整体规划的原则;二是规划建设打破区划界限的原则;三是在空间布局上忠实于地形地貌的原则;四是在规划、建设时保护生态植被的原则;五是对现有的不符合规划设计的设施、建筑物不予保留,或拆除或重建的原则;六是遵从佛教文化特点的原则。
3、从三个方面确保规划实施:一是采取在全国招标的方式,聘请一流大师进行规划设计;二是对规划设计招标方案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切不可用行政意见代替专家评审意见;三是评审出的规划方案要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一经通过就不得擅自任意修改变更,保证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严肃性、完整性和传承性。
4、在规划内容上要把握七个方面:一是要突出佛教文化的特点,在佛教设施、活动场所,包括寺庙、佛像的规模、方位等都要体现出佛教文化特点;二是要有配套的佛教文化用品展示和服务场所;三是要有相应的酒店、宾馆、购物和休闲场所;四是要有十分便利、符合环保要求的交通设施,景区内的各条大道小路都应给人自然、便捷之感;五是要有矿山采选参观场所及矿产品博物馆;六是要有完善的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七是要有体现实际效果的绿化景观。
五、关于东方山景区建筑的设计建设问题
一是对景区内的所有建筑都要高标准设计,在整体上体现特色,在单体建筑的形态造型上体现独特的风格和品位,使整个景区自然、和谐和协调,突显出东方山景区的个性魅力。二是要分期、分项建设,建筑材料要高品质,施工工程要高质量,打造精品,制造典范,不能急于求成,降低标准,粗制滥造。三是所有建筑都要经过报审,经审批后,严格按审批的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建设,不得擅自修改,坚决杜绝违规违法建设行为。
六、关于东方山景区建设的投资问题
东方山景区建设具有投资大、时间长的特点,在投资问题上,一是应该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募集、企业捐赠、寺庙投入、部门参与”的原则,多元化筹措资金,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要加大投入力度,将东方山景区建设纳入投资计划。二是研究制定包括土地、税费在内的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三是组建投资、融资的载体和平台,加大融资力度,合理有效利用各项资金,为加快建设步伐提供资金保障。四是要研究投资的合理分配,照顾各方面的利益。五是政府在投入建设上应统筹考虑,对下陆区和铁山区所辖的景区要进行统一建设投资。
七、关于东方山景区的管理问题
一是作为景区管理机构应该与“大东方山景区”理念相适应,对目前的机构应适当提升规格。二是对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职能进行重新调整,赋予管理机构类似于国内其它城市相应机构的管理权限。三是应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尽可能的减少干扰,提高运行效率。四是理顺体制,统一管理,做到上下一致,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
相关新闻: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