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大刊物->黄石人大->2009年第一期

(代表风采)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      时间: 2018-11-21

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市人大代表黄东如

朱必权

驱车穿梭在大冶的乡村马路,到处可见一处处标准化的畜牧养殖小区,一个个标准化的农业高产高效示范园,这是大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缩影。说起近几年大冶农业的变化,特别是畜牧业的突破性发展,农民群众都会想起一位朴实、儒雅、精干的农业工作者,他就是黄石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大冶市四届人大代表、大冶市农业局局长黄东如。

走近黄东如,你不仅能感到他那严于律己、追求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能洞察到一位人大代表为民尽责、忠诚农业的博大情怀。

执着的追求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百业兴。“服务农业、发展农业,为民造福谋利是我的追求和目标”。多年来,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理想。

“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这是黄东如长期深入基层调研而总结出的结论。因此,他于200611月就任农业局局长后,就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头戏来抓,牢牢抓在手上。根据大冶实际,他适时提出了“政策引动、招商带动、项目推动、服务促动”的工作思路,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规模种植业日益凸显。2008年全市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82户,1000亩以上的有6户,其中种粮大户侯安杰、郑四海获2008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大户荣誉称号。现代畜牧业雏形基本形成。2008年全市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现代化养猪场7个,年出笼肉鸡20万只以上的养殖小区45个,年出笼肉鸭20万只以上的肉鸭养殖小区35个,生猪“150”、“600”养殖模式达86户、146栋。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国家级一家(劲牌公司)、省级一家(灵溪公司),2008年共收购各类农产品6.8万吨,创产值10多亿元,带动农户3万余户。同时,引进雨润年屠宰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已开工投产,引进山东永大集团3600万只肉鸭屠宰加工项目已经建成即将投产,引进武汉欧斯达在保安镇建设的5万头商品猪生产项目、中粮武汉肉食品公司在茗山建设的年产6万头仔猪繁育基地项目也正在陆续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与投产将有力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省、市领导到大冶视察农业工作时,对大冶的农业产业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给予了更高的评价:大冶畜牧业在全省是一面旗帜,在黄石是一流。

“有项目才有后劲。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项目为支撑”,这是黄东如担任农业局局长后的深刻体会。针对全市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服务功能相对滞后、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的现状,他把项目建设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坚持按照“实施一批、储存一批、申报一批、验收一批”的工作思路,狠抓农业项目的争取与实施,实现了新的突破。近两年来,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区域站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公益性项目在大冶实施。共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在项目建设中,他严格要求,认真督办,既确保了项目建设进度,又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确保每个项目检查验收,赢得了农业部、省农业厅验收组的好评,创造了大冶实施项目的良好环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服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黄东如深知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他立足实际,坚持以培训为基础,以示范为突破口,以推广为抓手,促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一方面,加强科技人员学习培训,切实提高科技服务水平。近年来,他每年都要组织举办几期农业(包括农技、畜牧、蔬菜、农村能源)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聘请省农业厅和华农大的专家、教授授课,同时还鼓励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脱产培训、函授学习。目前,局系统200多名科技人员90%以上都达到了大中专以上学历,其中获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达15%以上,中级职称的人员达40%以上。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不断创造科技成果。在他的鼓励下,局系统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试验示范,每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10余个、新技术10余项,开展试验示范项目80余项,建设示范点30多个。有多项试验成果得到上级认可,并有多名科技人员被授予科技专家称号,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3名,省政府津贴的专家2名,黄石市政府津贴的专家4名,大冶市政府津贴的专家7名。2008年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5%。第三,创新农业服务方式,切实增强科技服务效果。近年来,在他的指引下,该局先后开展了农业“百、千、万”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 “110”服务和农业专家联农户、联基地、联项目“三联”服务等,每年联系科技示范户1000余户,加强了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户的联系、交流,切实提高了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95%以上。

在黄东如的带领和努力下,大冶市农业局连续2年荣获全省农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3年获大冶市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连续2年获大冶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神圣的职责

“我是人民选出的代表,就必须代表人民的心声,认真履行好神圣职责,为民执言,为民办事,做一名有作为的代表”。这是黄东如当选市人大代表后履行职责的行动指南。

为了不辜负选民的期望,准确地了解农民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所求,更好地向人大常委会建言献策,更好地关心和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黄东如经常深入选民当中,与选民面对面地交流、心连心地沟通,并将选民的意见仔细记录,认真整理,多方面掌握情况和收集依据。同时,他还广泛联系20多位农村代表,不定期地走访联系,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特别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思路和思维,为更好地做好农业工作投石问路、开门纳谏。

近年来,大冶市畜牧业实现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显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畜牧业风险保障机制急待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基础薄弱急需完善;畜牧业粪便污染问题日益明显急需解决等。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大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如何有效解决好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黄东如辗转反侧,愁绪重重,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全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当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通过座谈和走访,切实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并认真进行整理和归纳,及时提出了《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议案》,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纳入重点督办件办理。

针对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机构过多不协调、检测设备落后手段差、检测技术薄弱水平低的现状,黄东如又进行了专题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及时提出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黄东如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在任代表3年多来,共联名其他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经营与管理的议案》、《关于组建农业担保机构,促进农业发展的议案》等建议、议案10余件,分别涉及农业、民生、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直言不讳,为选民说话,为农民着想,为群众办事,黄东如的这种亲民爱民为民之心深受选民和农民群众的赞誉,选民都相信他,农民群众都欢迎他,只要有什么困难和想法,都主动向他倾诉,黄东如成了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和代言人。

无私的关爱

黄东如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直都在基层工作和从事农业农村工作,他与农业、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有大爱。去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消息传出后,令他十分悲痛,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化悲痛为力量,如何让灾难中的农民群众早日恢复生产和过上安定的生活。面对重大灾难,他慷慨解囊,当即向灾区捐款1000元,并积极动员号召局系统干部职工为灾区捐钱捐物,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该局在3天内就收到抗震救灾款5万余元,并在最早的时间内将救灾款送到了市民政部门,送去了大冶农业人的一片爱心和真情……

2006年,他刚任农业局局长不久,得知金牛农技中心一名职工患绝症,家境十分困难无钱医治时,他立即带领相关人员到金牛看望慰问,一方面对病者家属给予精神鼓励;另一方面要求中心负责人在职工的危难时刻要竭尽全力予以关心关怀;同时,在他的带头下,又动员局系统干部职工为病者捐款近万元,这一行动令病者家属感激不巳,令基层农技人员十分鼓舞,温暖了基层农技人员的心……

黄东如不但关心局系统干部职工的疾苦,对农村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也十分关心。20088月,局驻点村——还地桥镇下堰村一名9岁小孩因患白血病使本身不很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小孩的父母悲痛交加,他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局办公室人员前往慰问,并送去数千元的救济金,小孩的父母感激得热泪直流……同时,他每年还带领局班子成员在驻点村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坚持为结对帮扶对象户送科技、送信息、送政策、送书籍、送资金,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崇高的人格

“人求高尚,事争一流”是黄东如的人生信条。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干事”的从政理念,树立了一名公仆的良好形象。

黄东如深知,要做好农业工作,当好农业系统的领头雁,必须要有一股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必须要有一种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求真务实的作风。因此,他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到调查了解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同时,他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同意不同意、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尺。在制定农业方针政策时,他更加注重农民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农民群众当中,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更多的、更全面的征求和听取他们的意见,为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当好参谋。几年来,他基本没有休息节假日,而是奔赴在农村,忙碌在田野上。他走遍了大冶田垅地畈,踏遍了山山水水,翻遍了猪栏牛圈、访遍了千家万户,尝尽了千辛万苦,但他从无怨言,而是感到无比充实和快乐。

勤政廉政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班长,他深知“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哲理,因此更加注重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淡泊名利,达观处世,坚持做到自省、自警、自重、自励。在工作和生活上,他给自己规定了“八条原则”,即:不争名、不争位、不争利、不攀比、不贪乐、不独裁、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的原则,事事以此为镜,做到言行一致,保持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赞誉,黄东如平淡从容,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坐标,坚持对农业的执着追求,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继续辛勤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