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人大论坛

福州:群众“点菜” 代表“下单” 政府“配餐”

来源:海峡通讯      时间:2024-09-18

花10元左右就能吃上一份荤素搭配的“三菜一汤”;老旧小区楼房新装电梯后,大大方便了老年人出行;在郊区乡野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家门口的三甲医院的专家级医疗服务……近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人大”八闽采访组第一站走进福州,切身感受福州人大代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以及“党领导、群众提、人大决、政府办、代表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机制产生的积极作用,使民生实事项目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当地市民形象地将之称为“群众‘点菜’,代表‘下单’,政府‘配餐’”。

听民声

全国首创“长者食堂+学堂”模式

10月24日10点许,还未到吃饭时分,但福州市鼓楼区屏山社区长者食堂里已经热闹起来了——二十多个老人正跟着老师学习太极拳;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玩五子棋;有的老人在练习书法、绘画;有的老人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做针灸、艾灸等中医理疗;有的老人正向前来义诊的医生问诊咨询;有的老人聚在一起闲聊家长里短……

“我几乎每天都过来报到,长者食堂安排的活动很多,我已经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了!”年逾古稀的屏山社区居民张碧卿说,以前她患上关节炎,很长一段时间连走路都很困难,但自从来这里后,她和老年伙伴们一起打太极拳、练八段锦、做艾灸等等,如今,关节炎消失了,走路也轻快多了!

屏山社区党委书记陈明凤说,长者食堂开展的各种健身课程以及专业医生的养生指导等等,都是免费的。作为2023年省级为民办实事改造提升项目,屏山“长者食堂+学堂”让屏山社区的老人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家”。每到饭点,大家享受餐饮时光;饭点一过,食堂秒变学堂,学学传统健身拳法、打牌下棋、DIY手工制品等等,让老人们觉得仿佛又回到了校园。

“‘长者食堂+学堂’养老服务品牌系全国首创。”福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林燕芽说,截至2023年6月30日,福州五城区已建成投用长者食堂528家,提供餐位2万多个,累计近6万人在此用餐。

这一为民谋福的创举源于福州市人大代表陈长钦的持续推动。“前几年我去探望一名80多岁的亲戚,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独居在家的她,时常陷入买菜难、做饭难的困境。随后,我又走访了福州多个社区调研,发现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陈长钦说,为此,在2019年福州市两会期间,他就提出了在福州设立长者食堂的建议。这一份满载老年人期盼的建议,得到了福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经过交办、督办,迅速在全市推广开来。经过试点探索,2022年3月,福州市将建设70个长者食堂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至当年底,实际建成319个,超额完成任务。

察民情

驱走旧楼加装电梯的“拦路虎”

群众“点菜”、代表“下单”、政府“配餐”,在福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件事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加装电梯后,社区群众的整体生活品质提高了,特别是住在高层的老人家,出行方便多了。”福州市台江区东辉花园小区居民刘洪波连连点赞说,这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应归功于福州市人大代表郑书鸿,“没有他的持续呼吁和推动,加装电梯这件事就可能不会引发这么多的关注。”

“多年前,一次和邻居聊天时,他抱怨道,旧楼加装电梯公证特别难,他的老伴早已故去,孩子远在国外,但按政策要办理继承公证,这可如何是好?”来自于建筑行业的郑书鸿说,实际上,早在2012年,福州市就出台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相关通知,但在实施过程中,住户协商难、资金筹集难、业主分摊难,场地配套难、申请办理难等成为旧楼加装电梯的“拦路虎”。

为此,郑书鸿于2017年、2019年、2020年分别提出《积极推广助老电梯加快改造老旧小区的建议》《关于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部分条款进行修订的建议》等相关代表建议,提出“降低加装电梯规划审批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将原定“加装电梯后间距满足南侧建筑高度0.6倍”调整成“加装电梯后间距不少于9米”;取消业主的产权公证。同时,由社区介入邻里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属地管理。这些意见和建议,都得到有关部门的认真受理。“加装电梯审批权从市里下放到区里;免去了产权证公证流程;楼间距规定也作了适当缩小……现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容易多了。”郑书鸿介绍,2021年11月,福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加装电梯纳入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同步推进。2023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00部列入福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并已提前超额完成。 

解民忧

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级诊疗服务

“我今年70多岁,经常生病,以前担忧这里的小医院小诊所医疗水平有限,总是乘车1个多小时赶到市区大医院看病,可辛苦了!现在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三甲医院专家级的医疗服务。”在闽侯县上街中心卫生院,身患糖尿病、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的庄女士刚从取药窗口领取了一大袋中药,准备步行回家。“我家就在附近小区,现在街坊邻居无论啥病,基本不往市区大医院跑了,大都选择这里诊疗。”

“以前,很多人但凡感冒鼻塞都会选择去大医院诊疗,根源在于担忧基层医疗机构水平问题。”福州市市人大代表、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主任薛丽丽说,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人大代表,她可以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集中反映老百姓的各种诉求。为此,她在前两年提交的建议均围绕基层卫生机构软硬件提升方面展开,并提出了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具体路径,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目前,“医疗联合体”实现了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以上街中心卫生院为例,它通过福州市第一总院医联体组团帮扶、县总医院“科包院”、人才融合式培养、引进多个三甲医院名医工作室专家会诊等,实现了优质资源和优质人才的下沉,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享受名医专家的诊疗服务。

福州市人大社会委有关负责人说,人大代表评议机制建立后,福州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酝酿、确定、实施、评价各个环节,都被引入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轨道上来,形成全链条闭环监督。“为民办实事工作中形成的‘党领导、群众提、人大决、政府办、代表评’机制,是最能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精髓要义的生动探索,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细落到位。”(来源: “海峡通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