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石人大成立50周年之际,《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完成,定稿付印。2003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编写《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志》,并成立编纂委员会。自此,人大志的编写工作正式启动。一开始,编纂委员会就起草编纂方案,数次集体研究修改,力争做到架构科学,统辖合理,详略得当,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人大特色,成为一部记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发展历程的专业志书。编纂过程中,针对修志内容浩繁、历史跨度较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实际,编纂工作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各章编纂人员如下:
概述:胡欣荣,第一至第五章:石贤淼、吴有祥、包文平、赵瑜,第六章:李平凯,第七章:王金岚、胡晏琳,第八章:张秋来、王世贵,第九章:严共亨,第十章:詹金灿,第十一章:由大冶市、阳新县、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供稿,执笔人分别为:第一节,朱必权;第二节,邢宏平;第三节,刘绪明、王先奇;第四节,方华海;第五节,肖绪全、徐永霞;第六节,袁绪赋。大事记:戴奇伟、李莉、梁明。李平凯负责外采及图片收集,薛国强负责离退休老干部图片收集,苏燕负责决议决定、规章制度的收集选编,梁勋升、邓勇负责黄石市出席全国、湖北省人大代表名单的收集。编写人员通力合作,默默奉献,翻阅本机关的档案资料,查阅历史档案文献,征询人大老干部的意见,约请各县(市)区人大同志协助,共搜集、查阅、提供利用的资料在500万字以上,使得志书的内容基本上做到了完整、翔实,实事求是。为了对历史负责,编纂委员会从篇目结构、内容取材,到体例格式和技术处理,逐章逐条,仔细审查,集体讨论,精心推敲,先后六易其稿,分期形成志书的初稿、修改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审定稿。最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张孝超,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袁能银,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唐开云和徐亚存通审总纂,至2004年7月底定稿付印。全书25万字,是我市人大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劳动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本志整个编纂过程中,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振有对志书编纂十分关注,亲自作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余昌志自始至终对编纂工作高度重视,及时了解编纂进展情况,并给予指导;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邱善希到任后对编写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多次开会研究,及时督促解决;同时,编纂工作得到了在市人大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具体关心和指导;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和市档案局等有关部门对编纂工作鼎力协助、密切配合,从而保证了本志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在此,我们谨向重视、关心和支持、帮助编纂工作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纂人大志是一项艰巨浩瀚的系统工程,由于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图片资料缺失,可借鉴参考之例甚少,加之编者经验不足,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期盼各位同仁和读者不吝赐教,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