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潍坊市潍城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具体实践,在全省人大系统内率先打造了“码上见代表”载体平台,将2名省代表、29名市代表、192名区代表“链接”到线上,让选民群众可以通过扫码迅速实现与人大代表的一对一交流,反映自身问题,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在通过“键对键”实现“面对面”的过程中,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西关街道鲁发名城居民在“码上见代表”平台上向反映“围墙堵路,896名学生上学绕行1.6公里”的问题,毕汝生代表接到问题后,迅速联系了该居民,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了解,会同社区、小区及物业相关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共同努力下,仅用一天半时间就拆除了堵在规划支路上的围墙,学生上下学由原来的绕行1.6公里缩短至400米,获得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城关街道长胜社区居民反映向阳路(胜利街—福寿街段)年久失修,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特别是人行道路面破损,道路两侧墙体陈旧,弱电线路凌乱,亮化缺失,现状与所承载的老潍县文化不符,与潍坊市中心道路的代表性不符,与建设高品质城市定位不符。区人大代表、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和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第一时间深入调研,实地考察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决定提出代表建议,区政府接到代表建议后,进行了详细研究,将向阳路周边区域纳入城市更新项目。目前,向阳路绿化、亮化、路面提升已纳入整体规划,向阳路周边松园子古民居、十笏园文化街区、老城墙遗址公园等项目正积极有序推进。
北关街道河口社区居民通过“码上见代表”平台反映“和平路亚星宿舍大门垛子出现严重裂缝,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市人大代表蔡明君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与街道、社区联络,赶赴现场查看实际情况。因考虑到亚星宿舍小区没有公共维修基金,居民多为老年人,为减轻居民经济负担,蔡明君代表马上联系施工方,确定解决方案,对开裂的抹灰层全部拆除,对松动的砖砌体进行重新砌筑,并在表面涂刷丙烯酸涂料,个人承担了全部维修施工费用。亚星宿舍门垛的改造效果得到社区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自“码上见代表”平台运行以来,共收到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共576个,560个问题得到快速办结。
北关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王炳树介绍说,潍城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码上见代表”平台,旨在让居民群众能够通过手机扫码、拨动指尖,就能与全区各级人大代表“隔空”见面,更加快捷、高效地向身边的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彻底解决“出门、打车、见面”等一系列“步骤问题”。
打造“码上见代表”模块,构建了指尖上的代表联络站。潍城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联络渠道,线下主要依托各街道代表联络站的选民接待日。而“码上见代表”平台的开发则为选民群众在线上提供了一个反映诉求的平台。选民群众可通过该模块选择向所在选区身边熟悉的代表反映问题,满足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依法履职、关注民生、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等需要,便于人大代表和广大选民群众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同时促进人大和政府之间基于民意处理的高效协同。
打造“码上见代表”模块,实现了代表选民沟通“零距离”。通过“潍城人大”微信小程序,点击“码上见代表”图标,可以直接进入模块应用,具体包含3个方面内容,即“问题受理”“问题处理”“问题反馈”,包括了选民群众点击进入后选择代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馈情况的一系列工作流程。人大代表对收到的可即时办理的民生问题(如道路井盖缺失、垃圾清运等),可迅速转交街道或社区及时处理;对收到的具有公共性、公益性问题或意见,可形成代表建议,经区人大常委会审核后转交区政府等相关单位办理;对收到的其他民生问题线索,进行汇集整理,充实进入民情库,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民情民意。
打造“码上见代表”模块,紧盯“关键小事”助力“民生大事”。“码上见代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大场景、小切口”的思路,拓宽代表联系选民群众的渠道,解决代表联系选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将以“码上见代表”平台的全面推行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数字化理念、深化数字化认知、用好数字化手段,不断提高人大履职行权的质效,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来源:中国人大网 作者:潍城区人大常委会:张小龙 李炜)